当前位置:首页 > 人性解码 > 正文内容

一位技术大神专业解释intel CPU的优势

doudou7年前 (2017-03-23)人性解码549

有的同行知道,我们正在做一套与Intel有一定竞争关系的原型系统,Intel在最近两代的Xeon CPU里面实现的几个Xeon CPU专用的技术点,我们也实现了,目前暂时勉强处于并跑状态!


但估计很快就要被甩下了:Intel最近把他们的实现方案和技术考虑发了一篇论文出来,同样的一个技术,Intel的实现在2007年模拟器评估的时候就做到了0.125%的overhead,2015年推进实际产品里面的量产版本比这个更低。这个技术在我们的平台上刚好是我在负责做的,当时我看到这个公开的数字倒抽了一口冷气,因为单就overhead来说我们要落后10-40倍,当时算了一下我们的overhead大致上是1.5%~5%左右。

于是很想知道Intel是怎么做的。他们公开的那个0.125% overhead的方法,是从一篇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篇wisc-madison的老论文里面挖出来的,而且那篇论文与我们所说的这项技术并没有很明显的直接关系。

如果Intel的人不把这个发现的价值重新评估一遍,可能它就永远埋在故纸堆里了。当时看到Intel这个实现方法的来源的时候,震惊不亚于看到0.125%这个数字。面对一个技术的需求,能够直接挖到一篇二十多年前不太起眼的一篇不太相关的论文,然后直接开干,可能性太小了,比较合理的推测是,他们内部试验/讨论了很多很多种方法,最终在这篇二十多年前的不太相关的论文里面获得了实现灵感,然后找到了这个0.125%的方法。

由衷佩服!然后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复现了这个方法,测到了Intel没有完全公开的一些数据,发现这个方法的效果比预料的还要好一些。我想说的是,在我工作的microarchitecture这个领域里,Intel并不是在挤牙膏,而是一直在努力探索。只有当你成为Intel的追赶者或者竞争者的时候才能感到他们的努力和强大。眼下的我仅仅是在一个学术研究机构里面面临一些不太直接的技术竞争罢了,都会有这种感到冒冷汗的时候,对于其他工业界的前辈和同行们来说估计压力要直接的多,也大得多。普通人感觉Intel进步很小,是因为单线程性能的进步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

ILP wall已经是写进教科书里的问题,《量化研究方法》的两位超S级作者已经给出了未来的CPU不太可能再继续激进追求ILP的断言,激进追求ILP的上世纪90年代已经过去了。微结构的未来在其他地方,比如多核,比如能耗,比如异构,比如cache & memory hierarchy,等等。直到目前为止,Intel的微结构仍然在许多地方保持领先,比如front-end的单线程instruction supply仍然领先IBM Power8/AMD Bulldozer及其后继系列至少一个身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凹凸学社,君天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ddsky.cn/post/28.html

分享给朋友:

“一位技术大神专业解释intel CPU的优势” 的相关文章

【视频】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本片重现了海明威著名小说《老人与海》的精彩情节。圣地亚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渔夫,与名叫马洛林的小男孩是忘年交。在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之后,一日,两人相约出海。那天运气极好的两人很快就钓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原以为能就此返航的两人没想到捕获的大鱼却引来了鲨鱼的围攻,猛烈的进攻似乎咄咄逼人般胁迫圣地亚哥...

抗日英雄“牛友兰”​的悲剧

牛友兰,1885年生于山西省兴县一个大地主家庭。1937年,抗战爆发后,牛友兰为抗日救亡可谓竭尽全力。牛友兰在兴县城关开设了  “复庆永”商店,抗战爆发后,当时的合伙人准备把库存商品转运陕北,另设门市。牛友兰说服合伙人,拿出部分物资支援抗战。1937年,贺龙所部120师来到晋西北开辟 &n...

怪异的女生

真事儿。我们大学时军训时有个恐怖经历,当时真是闹的人心惶惶。因为我们是警校。所以军训时特别苛刻,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纪律严明一丝不苟。每天不训掉一层皮不让睡觉。我们训练所在的某军事学院临近一座大山,天黑后周围阴森僻静,好像随时都会有黑山老妖出没。所以晚上熄灯后我们很少有人敢随便走出宿舍,就算上厕...

十五年前的蝴蝶翅膀

事情发生在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第一次没有暑假作业的束缚,我每天都顶着如炽的烈日往县城南部的一个小伙伴家里跑,他家里能看到全套的《七龙珠》。某一天,一个中年人来到小伙伴的家里,把我们俩人都叫了出去。我们被带到不远的一个办公室里,一人发了一张纸,然后那个人开始给我们出数学题。我当时是懵逼的,我刚还在看沙...

成熟男人的故事

我今年41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不敢妄称“不惑”。职业生涯几经起落,最终走上了创业的道理。家有两个调皮的女儿。成家立业的立算是做到了。这里的“立”,我的理解,并不是指事业或者家庭,而是一种承担责任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能获得,它需要你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去不断挑战自己,训...

​放高利贷的老板给欠他钱的老板找工作

放高利贷的老板给欠他钱的老板找了个工作,去一个皮鞋厂当门卫。这个高利贷老板是我在上海认识的,很年轻,做信用卡起家的,以后有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他。后来他手里有了钱,就回到了老家泉州放贷。他的一个同乡介绍了一个来借钱的四十多岁的老板,借了200万,月息3分。在这个老板借钱之前,他和自己的马仔去看了那个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