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性解码 > 正文内容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doudou8年前 (2017-07-22)人性解码1704

那晚,一位亲戚来告知,祖父的一位表妹去世了。所有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祖父已经霍然站起:“死了?怎么会?”蓦然觉察到自己的失态,他转身回房。 那夜,我知道了他们青梅竹马的童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带着表妹私奔六个月。到最后他们还是被找回,女方被安排远嫁。而这些,都已经是六十年前的事了。

来人是请祖父参加葬礼的。第二天早上,父亲想去和祖父商量的时候,祖父却已经练太极拳去了。房门大开,桌上摊着薄薄一张纸,上面墨色淡淡的五个字:老来多健忘。 既然祖父已经淡忘,那又何必帮他想起,父亲回绝了来人。从此,家中不提此事。 祖父过世的时候,我已上大学。

大二时,在图书馆里看《白居易全集》,正看得意兴索然,突然,我看到祖父当年写下的那句诗,而白居易那句诗的全句是:“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竟然会是如此。六十年的烟尘岁月,抵不过初恋女子的一抹笑容,让祖父在余生的每一寸光阴里深深铭记。爱情竟能让八十岁的老人仍然在刹那间动容,忘了时光的远去,只以为是红颜弹指老。

应该是身为长辈的尊严,让祖父不能直白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吧。当祖父写下那句诗的时候,他是多么希望旁人能够读懂。那天,我在心中一遍遍念着:“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好像是在念给天上的祖父听。

故事转载  叶倾城——《唯不忘相思》

出处    《偶作寄朗之》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年老的时候记忆力也衰退了,记不住很多年轻时候的事情,唯有爱情,年轻时代的那些爱情旧事,仍然在心底清晰可见。

老来多健忘,幸唯不忘相思。

不管怎么样,我的内心触动非常大,人的感情非常微妙,总是在无形之中牵动着这一颗敏感而又细腻的心❤,与文章的情感相契合,自然就流露出来一种心情。

这篇短文是好的吧,我就分享一下,供大家细细品味,至于赞啥的,真的没有奢求,我也知道,这不是我写的,嘻嘻,不说了,上自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凹凸学社,君天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ddsky.cn/post/228.html

分享给朋友: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的相关文章

武警二院遇到的医生“雷文凡”

武警二院遇到的医生“雷文凡”

三年前去看过病,通过百度搜到的这家医院,去看的是强直,给我看病的是雷文凡教授,看上去清瘦,五十岁左右,谈吐文雅,解释的清晰,印象非常好。清楚记得百度百科写着雷文凡教授出身中医世家,是风湿骨病权威专家。雷教授说,从中医角度看,风湿强直主要病根是肾不好,得先补肾,结合起来治病。用他的独门疗法,治疗一个疗...

谢景洪,你不是一个人

谢景洪,你不是一个人

2016年7月21日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的袁文娟老师住进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诊断得了罕见的脑膜瘤在icu治疗。其丈夫谢景洪,同样毕业于中山大学,要求“如果抢救回来,就免去医疗费,如果妻子亡故,医院需赔偿700万元”。那么事情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患者丈夫为了要二胎(儿子),耽误了妻子的肿瘤治疗...

​放高利贷的老板给欠他钱的老板找工作

放高利贷的老板给欠他钱的老板找了个工作,去一个皮鞋厂当门卫。这个高利贷老板是我在上海认识的,很年轻,做信用卡起家的,以后有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他。后来他手里有了钱,就回到了老家泉州放贷。他的一个同乡介绍了一个来借钱的四十多岁的老板,借了200万,月息3分。在这个老板借钱之前,他和自己的马仔去看了那个借...

他们的爸爸也是爸爸

初二那年父母离异,都各自组成了新的家庭,从那以后两位对我几乎不管不问。我跟父亲,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住校,那个时候开始高中三年学费是父亲出的,其余所有生活费都是我自己出去赚来的,高二那年一整年我只吃两顿,早饭和午饭,都只吃一点,因为我想多存点钱留着高三吃得好一点,因为我知道那是冲刺阶段,我得多看书少出去...

学生时代“冷暴力”令人发抖

大概是初二时候的事,那时候我有一个从小学就不错的朋友,后来初中很幸运分到了一个班。那个小姑娘长的蛮可爱的,说话声音也好听,清脆不腻耳,学习成绩班里前几,看书见识广有才性子好而且胆大心细的那种。小姑娘入学的时候因为做事认真被老师钦定了卫生委员,后来因为工作能力强又被提到了班长。那个时候小姑娘和我的关系...

说一个苦涩的故事

我小时候和外婆有一次提到黄埔军校,告诉她那是当年中国最好的军校。结果没想到,我外婆说,我知道,我们当年那个村子里面就有一个人考到那里去了。我当时就很震惊,因为从没想过那个贫瘠的小村庄也会有人与这赫赫其名的军校有关系,外婆说那个男孩当年考走的时候,他父亲让他跪在村头,当全村人的面让他立誓发愤图强习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