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规则 > 正文内容

“端茶送客”很少人知道的社会规则

doudou8年前 (2017-10-03)行业规则1776
中国古代礼仪里一直有一种“端茶送客”的惯例。大抵就是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会为自己和客人各上一杯热茶。等到主人认为谈话应该结束的时候,会主动把自己的茶杯端起来沾一下嘴,然后再放下。这时候客人就应该自觉告辞了。

这一套流程直到建国初年在一些知识分子之间依然存在,之后就基本上消失了。

到了现在,所有人都在鼓励你“不要放弃”,但我想说首先要知道的应该是“知进退”。

比如在餐厅吃饭是别人问你:要不要再加点什么?

这个意思不是关心你是不是真的没吃饱,而是在“端茶送客”。

比如在办公室谈话时领导随手拿起了文件,或者开始在纸上记东西。

这个不是在显示他的日常工作有多繁忙,依然是在“端茶送客”。

在别人家做客时主人会礼貌的问你要不要一起吃午饭?

如果不是非常亲密的关系,那么很大概率主人还是在“端茶送客”。

类似的还有问你:

要不要再添点水?

多坐一会再走?

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某某地?

这些统统都是在“端茶送客”

有时候遇到实在是“不愿意放弃”的客人时,抬腕看表或抬头看钟则是一种更为直白的“端茶送客”方式。

说实在话,这种方式其实已经算是一种不太礼貌的方式了。但是社会上总是不缺乏过度“不知进退”的人,会完全不尊重别人意愿,强行尬聊。

这种“不知进退”的人,往往付出的代价就是会彻底失去下一次单独谈话的机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凹凸学社,君天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ddsky.cn/post/266.html

分享给朋友:

““端茶送客”很少人知道的社会规则” 的相关文章

资深影楼营销总监爆出的内幕

1、婚博会80%都是不靠谱的关于各类“博会”相信很多人都接触过,甚至有商业的来往过,这些地方都是给钱就上,成交量大,加上这种商业模式曾经很流行,所以最后形成了很大一部分的商家靠婚博会生存,这样问题就出来了。  在婚纱摄影行业,上婚博会一般会有几类。  第一、大影楼,每年都上,听说...

山东烟台招远市贾庄发生的泯灭人性的案件

旧案,知者甚少。  山东烟台招远市贾庄,这个村庄出了一个少有的才女,留学美国的女博士赵庆香。她千里迢迢回国探亲时,和自己的双硕士学位的丈夫魏涛一起被砍死在家。凶手,竟然就是她的亲身父亲。  赵庆香天资聪颖,一路读书非常出众——这常常见于女儿不被重视的家庭。她们往往很早就知道,读书...

你有没有这样的母亲?

讲一个我朋友身上发生的事情。朋友是位新班主任,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很是认真负责  班上有一个男孩平时穿着就很邋遢,作业更是很少能按时完成,经常忘记带书带东西,学校集体活动也总是拖班级的后腿,成绩也跟不上,一看就是缺少父母关心的那种。朋友自然对这个男孩更多的关注,经常没事带到办公室帮他洗脸剪...

这样奇葩的后妈你见过第二个?

这样奇葩的后妈你见过第二个?

除了说说这个后妈之外,更想让人注意到还有更多的人在帮助小A,所以,即使遇到困难,也不应该丧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是,没想到评论里有西昌的同学,可能还认识小A,比我对他的事更了解,甚至发来私信向我确认。虽然他已不在国内,还是希望你们不要泄露他的个人信息,更不要因此而打扰他。谢谢。大学的许多食堂有免费汤...

别让你的孩子被拐卖——“采生折割”

别让你的孩子被拐卖——“采生折割”

几个月前我看到这样一条答案大概讲的是,那些被拐卖的孩子一部分被转卖给了其他人,一部分被制作成了残疾人,在路上乞讨,被人控制,永不能脱身。我百度了一下,采生折割。“采生折割”是乞丐中最歹毒凶恶的一种人为了达到骗人钱财的目的,人为地制造一些残废或“怪物”,以此为幌子博取世人的同情,或者以广招徕,借此获得...

一件令人悲伤的杀人案

83年严打期间,我们县城西边一个叫大场镇的某个村庄发生了一起爆炸案。一个19岁的小伙子,用炸药炸死了自己的亲大伯。小伙子也身受重伤,伤了腿还是伤了腰这个我忘记了,总之这个小伙子爆炸过后还活着。  警察把这小伙子抓捕归案,案情让每一个参与审讯的警察唏嘘不已。这小伙子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